汉川市华福学校:注入总校卓越基因,激活全科教学动能——我校十三学科听评课活动深度纪实

2025-10-17

为切实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在总校华师一附中的大力支持与高位引领下,我校基础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值此契机,总校精心选派13位教研专家莅临指导,开展了一场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深度教学诊断与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是总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精准输送,各位专家深入课堂,为我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初中语文学科

我校青年教师孔梅佳以《往事依依》为课例,运用“创情景—晓文本—品情思—致青春”四步教学法展开教学。她紧扣文本叙事主线,巧妙融合多媒体朗诵与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捕捉作者情感,课堂氛围活跃而富有深度。

评课环节中,各年级教师从目标达成、环节设计等维度展开研讨,汉川市委教工委张济清委员充分肯定课堂亮点,强调语文教学应“立足文本,深入挖掘”,华师一附中初中部程明勇老师则从专业角度提出需进一步贴合教学大纲的建议。活动最后,程老师以《守正创新 润物无声》为题作专题报告,结合教材运用建议与华师一初中部实际做法,为教师解读教材与落地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

初中数学学科

我校王钟纯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公开课,以生动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层层递进的概念剖析与及时的讲练结合,引导学生构建对轴对称图形的深入理解。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思考,有效提升了几何直观与逻辑推理能力。

在随后的研讨中,汉川市基教科蒋继斌科长、华师一附中王丹老师及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围绕学生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概念理解的深度挖掘等方面提出中肯建议。王丹老师还进行了《综合与实践课标解读与实施建议》专题分享,并以《白昼时长规律探究》为例展示跨学科教学设计,同时分享了精品课制作的参赛经验与心得,为教师们开展实践性教学与参与教学竞赛提供了宝贵参考。


初中英语学科

我校周信康老师围绕七年级上册Unit 2 We're Family! 开展听说教学,以“What's your family like?”为核心问题,通过展示家庭照片自然引出核心词汇,并严格遵循“听前-听中-听后”教学规律设计层次分明的学习任务。课堂最大亮点在于真实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使用自家照片进行介绍与对话,实现语言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连接。

评课中,教师们肯定目标明确、情境真实等优点,同时建议增加小组活动深度。我校姚艳娟老师提出强化语言与生活链接、优化语法教学方式;华师一附中初中部武梦媛老师则从教学评一体化、技能整合、语言精准教学及“大活动观”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建议,为英语教学优化指明方向。


初中物理学科

我校周友春老师执教《电能电功》公开课,注重将抽象概念与生活实际结合,通过讲练结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脉络。

华师一附中初中部黄盈老师在评课中肯定其内容完整、贴合认知、紧扣课本等优点,同时提出需优化重难点时间分配、增强学生主动性、合理融入导学案、提升课堂效率等建议。在《从“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专题报告中,黄老师深入解读新课标下中考试题基础性、情境化、探究性等特点,指出当前教学在观念建构、思维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温差”,并提出深化情境教学、突出问题导向、开放实验室、推进项目化学习、链接STSE、优化评价体系六大转型路径,为教学实践提供系统指引。

高中语文学科

我校孙道悦老师执教《细品文学微澜,学写文学短评》公开课,搭建“概念—技巧—实践”教学框架,通过文本解读厘清短评与读后感区别,并创新设计“班刊编辑”情景任务,引导学生在互评中提升审美与批判思维。

华师一附中吴洪涛老师评课中肯定其目标明确、学生主体突出等优点,建议进一步细化“叙议结合”指导,强化写作实操性。在高考备考讲座中,吴老师深入剖析命题“重逻辑、强情景、紧联教材”特点,针对文言文、诗歌、小说等题型分享总校备考做法,并以论述类文本为例讲解解题策略,强调题干分析、文本定位与答案组织的系统性,为教学与备考提供清晰指引。

高中数学学科

我校易长来老师执教《椭圆小结》复习课,以导学案系统梳理定义、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思维活跃。

华师一附中张丹老师在评课中充分肯定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合理的例题设计,同时建议复习课应更加突出核心定义,适当精简内容,强化学生自主建构能力。在《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专题讲座中,张老师从高考命题原则、试题特点、考点趋势等维度展开分析,强调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知识交汇融合、新题型应对以及运算与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为高三复习提供清晰路径与策略支持。

高中英语学科

我校杨小方老师执教高一英语“Reading and Thinking”阅读课,以“为何被称为‘活着的传奇’”为核心问题,遵循“why-what-how”逻辑展开文本解读,通过郎平、迈克尔·乔丹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品质,并完成“介绍心中活传奇”的输出任务,教学目标明确、结构清晰。

华师一附中贺莉老师在评课中高度肯定其教态优雅、板书美观与口语表达流畅,特别指出这堂课逻辑严谨、活动设计体现了模块化思维,同时建议在过渡句教学、动画素材语言转化、优秀句式提炼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强化学生自主探索与语言应用。贺老师还就高考作文备考作专题指导,强调表达准确性、逻辑连贯性与语言错误控制,为复习策略提供具体方向。

高中物理学科

我校王经纬老师执教《简谐运动》公开课,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机械振动共同特征,自然引出核心概念,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理念。在探究动力学特征时,巧妙融合视频与演示实验,实时呈现位移-时间关系图像,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评课中,汉川市教研室李茂华副主任肯定其模型建立与实验运用等成功之处,强调应增强师生互动、深化情境引入与教学评一体化;华师一附中李峰老师则从学情出发,提出优化问题指向性、渗透“观察归纳之美、探究之美、体系之美”等教学策略,并分享高三备考中注重实验探究与知识体系构建的经验,推动物理教学向素养导向转型。

初高中化学学科

我校匡文海老师执教《盐类的水解》公开课,从“碳酸钠俗称纯碱”等生活实例切入,通过实验视频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走向微观解释,构建“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等判断口诀。

华师一附中马志俊老师在评课中高度评价其逻辑流畅、讲解精炼等优点,重点肯定分类探究、表格归纳等教学设计;我校刘慧祥老师指出该课体现“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理念,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马老师还在高三备考分享中强调集体备课价值,提出从高考真题反推备考重点,注重基础知识背记与重难题型方法指导,如氧化还原配平中引导学生理解元素稳定价态规律。

初高中生物学科

我校储澄鑫老师执教《免疫调节》公开课,以游戏化方式导入免疫过程,通过图片展示、交互式课件动态演示B细胞、T细胞作用机制,并设计“免疫细胞角色扮演”活动,有效突破微观抽象知识点,体现“从生活到生物”的教学理念。

华师一附中汪红兵老师在评课中高度肯定其可视化设计与课堂互动等成功之处,同时建议增加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关联,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汪老师还以“深入、生动、深刻”三个关键词提出教学优化方向:强调应构建清晰知识逻辑,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形式激活课堂,引导学生从现象深入本质,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高三备考交流中,他表示应注重学生探究习惯与概念模型构建,逐步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提升高考应考能力。

初高中历史学科

华师一附中王晓宁老师观摩我校王灵琪老师主讲的《日本明治维新》新课并参与深度评课,肯定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逻辑清晰等优点,同时指出背景讲解耗时偏长、部分材料与课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建议优化时间分配、精选史料。

在研讨中,王老师提出背景讲解应聚焦“内忧+外患”核心,控制时长;史料选择遵循“课标关联、学生易懂、问题驱动”原则。其高三备考专题报告精准把脉学生知识漏洞、调用不畅、地图能力薄弱等困惑,提出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得分转化、图文整合等策略,强调一轮复习应以“反思>讲题>做题>背书”为逻辑,实现“做一题通一类”。

初高中政治学科

华师一附中周金娥老师对我校刘子怡老师主讲的《交友的智慧》进行评课。周金娥老师认为,刘子怡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氛围活跃,“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到位,结构严谨。教学内容能巧妙融入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与交友困惑,育人价值突出。建议在之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聚焦“原则性问题”,通过剖析典型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坚守原则与处理矛盾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深化价值观教育。

随后,周金娥老师开展高三政治复习备考专题讲座,围绕“备考历程、举措、得失、变与不变”系统分享总校经验。强调一轮复习以教材为主线、二轮侧重模块整合,推荐《五三》《全品》等教辅并倡导“精讲精练+问题清单”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提出通过学生讲题比赛、命题实践、思维导图创新等方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推动课堂从“教师主演”转向“学生主场”。周老师还对比近年湖北卷命题趋势,指出融合题比例上升、开放题从无到有等变化,建议教师关注教材整合与题型创新,并引入自我评价清单引导学生反思提升,为复习教学注入新动能。

初高中地理学科

我校张会琴老师执教《水循环》公开课,基于深度学习理念,通过精选图表将抽象过程具象化,引入砂田案例深化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理解,有效激活课堂思维与素养渗透。

华师一附中顾世成老师在评课中赞誉其“地理味”浓厚与“思想性”突出,指出课堂区域认知、实践力等素养落地扎实,同时建议引入AI等工具推动“AI+地理”教学融合。在《地理学科建设与教师成长》专题讲座中,顾老师剖析学科现实挑战,强调青年教师应掌握“学做人、学教学、学育人”复合能力,通过持续学习夯实专业根基,为教师发展指明路径。

此次教研盛会,是总校赋能我校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提质路径。未来,我校将倍加珍惜总校提供的宝贵平台与资源,依托基础教育研究院,将专家的指导建议转化为扎实的课堂行动,砥砺深耕,奋楫笃行。我们坚信,在总校的持续引领与强力支持下,华福学校的教育质量必将实现新的跨越!


三连一下,一起给老师们美美的祝福







图文、供稿:各学科教研组

编辑:田镇海

审核:陈铭、郑志雄

核发:陈先钧




左侧扫码   VR360°看校园

校办热线:

0712-8289599 陈老师


招办热线:

0712-8282599 张老师

0712-8282899 黄老师

往期精选



汉川市教育局领导深入华福学校,精准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华福学校青年教师座谈会奏响教育强音: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践行教育家精神,共筑华福新未来 | 学校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



阅读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