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活动
秋意渐浓,求知正当时。11月5日,华师一附中总校大数据中心彭景主任带队跨越地域的界限,走进华师一附中福星学校,以“科技与教育”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教育交流活动。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梦想的点燃。
上午十点,总校教师抵达我校,在厚德广场向同学们展示了机器狗,现场同学们瞬间被科技的魅力点燃,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下午两点,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从有限计算到无穷想象
大报告厅内,查成林老师为高二学生带来《从有限计算到无穷想象》的科技讲座。从占地170平方米的“计算巨兽”,到如今可握于掌心的智能设备,计算机如何一步步蜕变为连接全球的“智慧大脑”?人工智能从其概念的提出发展到今天,在许多领域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经历了哪些技术的创新?查老师的讲座从同学们身边的AI应用导入,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路径为线索,引导同学们逐步了解计算机从科学计算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探讨 AI 技术的变革和时代的伦理谜题——未来人类和AI如何相处?通过趣味案例与丰富的互动,启发同学们思考技术背后的责任:当 AI 越来越 “聪明”,人类更要学会用智慧与温度守护科技的方向,让智能未来始终闪耀人文的光芒。
高科技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生科技创新
刘斌老师通过一系列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向学生们系统阐述了在高新技术背景下中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可能性与具体路径。他详细分析了中学生应如何发掘研究课题、判断选题的创新性,并形象展示了科技发明的方法与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引用的典型案例大多来自刘老师亲自指导的中学生项目。这些源于学生身边的创新实例,既具代表性又贴近实际,让聆听报告的师生倍感亲切,大大增强了说服力与认同感。
与会师生一致认为,刘老师的报告对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清晰透彻。他的语言幽默风趣,案例具体形象,有效拉近了学生与科技创新的距离。整场报告不仅传授了知识方法,更激发了大家的实践热情,显著增强了师生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信心。
随后,初中部的科技体验课程同步展开,校园瞬间成为科技实践的“实战场”。
3D打印创意工坊
701班教室里,彭景主任主讲的《3D 打印创意工坊》课程,带领同学们探索了这一打破想象与现实边界的神奇技术。课程通过趣味实验与动手实操,让大家理解3D打印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增材制造”原理逐层叠加、一次成型的核心特点,并体会到其颠覆传统制造的价值。课堂互动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碰撞创意;在小组协作中,大家化身“小小设计师”,亲手将抽象构想变为具体实物,成就感满满。多款创意作品成功出炉,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提升了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当剪纸遇见激光——时代人物头像创意雕刻
703班教室里,谢航老师指导的创意美术课,巧妙将思政教育融于美育之中,指导学生们将传统剪纸与激光雕刻技术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英雄为主题进行创作。在科技赋能下,一幅幅刻画袁隆平院士、红旗华表及“民主”“和谐”等主题的作品生动呈现,使抽象的价值观得以具象化表达。这堂成功打破学科壁垒的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奉献精神与时代责任的理解。
探秘机器人的世界
在孙俊峰老师的“探秘机器人的世界”讲座中,他系统介绍了机器人的核心知识。机器人是能自动执行任务的 programmable 机器,形态多样,广泛应用于替代重复性、危险性及精密性工作。其三大核心能力“感知、思考、行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由主控器(大脑)处理信息并决策,最终通过动力单元和机械结构执行动作。讲座还以生动的比喻阐释了机器人的硬件组成,如电源是“心脏”,结构是“骨骼”。最后,讲座结合VEX编程平台设置了实践挑战,并介绍了VEX机器人大赛与校内社团,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与探索欲。
航模与无人机
大报告厅内,何普亮、查成林与华科老师联袂呈现的“航模与无人机”课程,重点展示了仿生机器狗与多旋翼无人机两款智能设备。仿生机器狗拥有12个活动关节,通过多种传感器感知环境,能实现行走、跳跃、自主避障甚至跌倒自起。多旋翼无人机则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控制飞行,可实现悬停、转向等动作,现场学生参与了试飞。讲座在生动展示中揭示了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的核心原理,激发了学生们对人工智能与工程技术的浓厚兴趣。
下午五时,科技展示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七年级全体学生齐聚大报告厅,观看各类科技设备的静态陈列与动态演示。从无人机腾空到机器人起舞,从激光雕刻成图到3D打印成型,每一个展台都围满了好奇的目光,每一个演示都激荡着年轻的思维。
活动尾声,双方领导、老师在“华”字雕塑下合影留念。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火种的播撒。 华师一附中总校带来的不仅是几台机器、几场讲座,更是一种理念、一种视野——科技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创造、可以改变未来的力量。而福星学校的学子们,正是在这样的浸润中,逐步建立起对科学的热爱、对创新的勇气。
当科技的星火,照亮青春的旷野;当教育的温度,融化认知的边界——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课堂,更是一个民族未来的模样。
图文:田镇海 尚令 马红缨 张慧玲 廖锦山
编辑:田镇海
审核:郑志雄
核发:陈先钧
校办热线:
0712-8289599 陈老师
招办热线:
0712-8282599 张老师
0712-8282899 黄老师
华福学校青年教师座谈会奏响教育强音: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践行教育家精神,共筑华福新未来 | 学校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